
《湖南日報》整版報道:
走過非凡十年,雙峰縣搶抓發展機遇,緊扣時代主題,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民生事業、生態建設、文明創建等方面,交上了一份山清水秀、欣欣向榮的時代答卷。
雙峰城區展新顏。 李建新 攝
曾玉璽 歐陽海希 吳海清 李琴章
美麗鄉村蝶變,勾勒富厚新畫卷;產業轉型升級,探索發展新動能;民生實事落地,展望幸福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雙峰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相關要求,埋頭苦干爭先創優,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52.25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77.1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537元,是2012年的2.28倍,年均增長9.6%;
盡銳出戰,精準施策,29758戶86019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0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4.4平方公里,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
農機產業列入全省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裝配式建筑產業異軍突起,生物醫藥從原料藥加工向成品藥研發邁進,擁有16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雙峰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完成整體搬遷,雙峰一中搬入新校區,雙峰芙蓉學校投入使用,婁雙大道建成通車……一批批重點民生項目相繼落地,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縣城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90%以上,全縣各水質監測斷面水質良好,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
走過非凡十年,雙峰縣搶抓發展機遇,緊扣時代主題,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民生事業、生態建設、文明創建等方面,交上了一份山清水秀、欣欣向榮的時代答卷。
▲新舊雙峰縣人民醫院新老院區對比。 李建新 攝
建設“實力雙峰”,經濟發展“上臺階”
這十年,雙峰縣不斷壯大產業實力,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以前這里是一塊塊荒地,如今蝶變成如日方升的現代化產業園區;以前我們的產業以永豐辣醬、農機為主,如今已是百花齊放;以前招商引資是‘撿進籃子里都是菜’,如今是圍繞產業鏈建設‘招商選資’?!闭勂痣p峰縣高新區的十年變遷,高新區黨委書記曹燦十分自豪。
自豪源自底氣,有這樣一組數據:園區面積從1.68平方公里拓展到4.73平方公里。入園企業由80家發展到18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由18家發展到64家;由單一的農機產業拓展到以農機裝備產業為主導,生物醫藥及食品加工為特色產業,環保新型建材為新興產業的“一主一特一新”產業發展新格局。
相比園區規模不斷擴大而言,更可喜的是產業鏈條的提質升級、集聚發展。
雙峰素有“中國碾米機械之鄉”之稱,碾米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但很長一段時間里,雙峰碾米機以組裝為主,電機等主要零部件需要從外地購置。今年,勁松機械二期正式投產,可年產40萬臺農機配套電機。該公司負責人蔣雄彪介紹:“不僅滿足了我公司的生產需求,還可供應本地其他農機企業?!?/p>
經過十年發展,雙峰農機裝備產業從單一邁向多元,產品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完善?,F有農機生產企業85家,組合米機、旋耕機、插秧機、烘干機等60多個品種300多個型號,產品遠銷非洲及東南亞等地區。永豐農機小鎮納入全省特色產業小鎮。
以農機制造為主導,雙峰一二三產業實現多點開花、全面發展。威嘉生物科技,是全國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商之一,年產量達50余噸。湖南廣達新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的裝配式建筑新型材料生產線項目投產,總投資3億元,可年產50萬立方米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板材。立足打造“精細農業先行區”,優質稻、辣椒、南竹、紅心臍橙等特色產業百花齊放。
十年砥礪奮進,各項經濟指標邁上“新臺階”。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52.25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77.1億元。2020年稅收收入達到11.66億元,在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情況下,仍然比2015年翻了一番。外貿進出口由2012年的1677萬美元發展到2021年的15031萬美元,同比增長796%。第三產業增加值134.9億元,是2012年的3.48倍,年均增長10.4%。全縣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33.3:41.3:25.4調整為19.7:31.6:48.7。
▲新舊S210雙峰鎖石至界首上公路修建前后對比。周利梅 攝
發展全民共享,民生事業“有溫度”
這十年,雙峰縣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實事,千方百計化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民生福祉提品質。
“總投資2.4億元,新增學位3000個,有效化解了‘大班額’問題,促進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0月9日,走進雙峰縣芙蓉學校,寬敞現代的教室、綠草如茵的田徑場、干凈衛生的學生食堂等,一一映入眼簾,校園里到處洋溢著學生們的歡聲笑語。
近年來,在財政力量有限的情況下,雙峰縣委縣政府每年把75%以上的公共財政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同時,抓住項目建設“牛鼻子”,推動民生重點項目快速落地,實現教育、健康、交通出行等民生事業快速發展,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改善辦學條件為依托,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五年來,該縣累計投入資金20余億元,新建縣芙蓉學校、縣一中、灣田學校等,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萬余個,全部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獲評全省教育強縣?!捌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項目建設投入7億余元,偏遠鄉村也建起了新教學樓、用上了多媒體教室?!彪p峰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波說。
建設“健康雙峰”,重點醫療衛生項目快進快成。雙峰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相繼完成搬遷,以此為基礎,推動縣域醫共體建設,醫療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在雙峰縣人民醫院,該醫院黨委書記賀逍說:“新院按照三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可開放床位990張,醫療設備更先進,院內停車位更充足,有效化解群眾看病難問題?!?/p>
國慶期間,雙峰縣第二人民醫院新址也正式投入使用。該項目總投資1.25億元,全縣重點攻堅,多部門協同推進,僅用一年多時間便完成建設并順利搬遷。
以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民生發展。雙峰高鐵北站投入運營,婁衡高速雙峰段、婁雙大道建成通車,滬昆高速醴婁擴容工程雙峰段即將啟動部分控制性工程,外無出路、內無好路成為歷史。建制鎮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完成城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4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并網發電,年處理生活垃圾量約15萬噸,年發電量約7000萬千瓦時,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去年以來,該縣共實施民生項目14個,目前已完成10個,其他項目正穩步推進。
雙峰縣杏子鋪鎮水府廟水庫。 李建新 攝
打造“生態雙峰”,美麗環境“成金山”
這十年,雙峰縣牢固樹立“兩山”理論,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讓群眾吃上“生態飯”。
“以前是向山里水里搶飯吃,現在是吃‘生態飯’,錢包更鼓了,還留住了綠水青山?!痹陔p峰縣杏子鋪鎮雙源村,經營農家樂的村民曾新民說。
過去,水府廟水庫周邊村民靠養魚、捕魚為生,水里最多時有2.2萬多口網箱。網箱無序投放,嚴重影響庫區水體質量,也對水庫泄洪發電帶來安全隱患。2015年開始,杏子鋪鎮啟動網箱專項整治,拆除庫區內全部網箱,3200余名漁民上岸。
漁民上了岸,如何增收致富?雙峰把目光聚焦到“農旅結合”,依托水府廟水庫的自然稟賦,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契機,結合水府廟庫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按自然山水、溪硯文創、紅色文化、特色民宿等板塊,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生態種養業等,助推上岸漁民華麗轉身,端上“生態飯碗”。
如今,水府廟水庫碧波蕩漾,漣水歡歌出溪口,青山連綿妝杏子,公路似彩帶環繞其間,當地漁民上岸吃上“旅游飯”,成為雙峰縣“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的樣本。
真抓實干擦亮生態底色。近年來,雙峰縣煙花爆竹、煤炭、打火機生產企業全部關閉退出,關閉粘土磚廠58家、采石場15家;共計治理大型養殖場16家,關閉養殖場(戶)171家??h城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達90%以上,全縣各水質監測斷面水質良好,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完成縣級飲用水源和12個“千噸萬人”、54處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建設13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治理9處黑臭水體。中心城區和鄉鎮集鎮區全面禁燃,雙峰山更青、水更凈、地更綠、天更藍。
立足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雙峰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區”,美麗環境成了“金山銀山”。鎖石鎮油菜花節已舉辦11屆;在石牛鄉,九峰山青翠綿延,以綠色為核心,茶葉、竹業、鄉村旅游快速發展;依托蔡和森蔡暢故居和曾國藩故居,探索旅游新業態,“文化+生態+鄉村”旅游方興未艾……近年來,雙峰已打造2家國家級AAAA級景區、4家AAA級景區、17家省星級鄉村旅游區。
雙峰縣芙蓉學校。李建新 攝
創建“文明雙峰”,家國文化“樹新風”
這十年,雙峰全力創建文明城市,擦亮“家國天下,富厚雙峰”文明底色。
厚植文化沃土,雙峰家國文化興盛。在這片紅色熱土,蔡和森、李中、大村地下黨支部、省(工)委舊址等,“芳草”萋萋;在這塊人文寶地,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三國蜀相蔣琬、當代著名花鳥畫家王憨山等名人輩出,梓門橋鎮長來村和走馬街鎮楓樹村亦是遠近聞名的“博士村”;在這座好人之城,“全國勞?!崩钜?、“湖南好人”王育永,“誠實守信好人”王楚松等,傳遞榜樣力量。
隨著時代發展,雙峰家國文化也被賦予新內容,立足“和森路上‘和森紅’”“國藩路上‘好家風’”,好家風、好鄉風、好民風吹到了雙峰每一個角落。
今年以來,雙峰廣泛動員全縣10萬余名志愿服務者,全力打造“和森紅”志愿服務品牌。在花門鎮珠江村,27個村民小組都建立了“和森紅”志愿服務隊??购倒ぷ髦?,珠江村“和森紅”志愿服務隊積極與種糧大戶對接聯系,幫助尋找水源,架設水管;加強村自來水廠的設備維護、巡查,確保村民飲用水安全。
雙峰通過快速把組織架構搭起來,把志愿隊伍建起來,把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起來,“和森紅”志愿服務組織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上下齊心,形成全縣“一盤棋”?!昂蜕t”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推動志愿服務不斷常態化、制度化。
護學崗、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宣講、助力疫情防控、協助企業生產……群眾在哪里,“和森紅”志愿者就在哪里。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推動“五無兩創”工作,“和森紅”成為雙峰最靚底色。
十年耕耘,再譜新章。雙峰推動產業發展開新局、鄉村振興見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質、基層治理上臺階,建設實力雙峰、健康雙峰、生態雙峰、文明雙峰,全面開啟建設現代化富厚雙峰新征程。
■我看這十年
彭璐璐:講好家鄉故事
彭璐璐
我是彭璐璐,是一名想要推薦家鄉的“業余”自媒體人。一部智能手機、一臺手持穩定器、一架便宜的航拍無人機……這些年,我和小伙伴拿著這些簡單的設備,走遍雙峰的山山水水、街頭巷尾,見證雙峰的發展變遷。
十年前,我騎著小摩托去上班,往東,去現在的老雙峰一中,穿越的是老城區。十年后,我開著私家車去上班,往西,去現在的新雙峰一中,穿越的是新城區。今天,老城區依然人流如織,新城區更是車水馬龍。
十年彈指一揮間。在我的眼里,雙峰換了新顏:煙火氣旺盛了,高樓大廈多了,路更寬了,綠化和亮化更具城市感了。新雙峰一中、芙蓉學校、雙峰縣人民醫院、雙峰縣體育中心……這一切都在印證著,我的家鄉正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
這點點滴滴的改變,是屬于我們每個雙峰人的幸?!靶∈隆?。
晚上,我有快走和慢跑的習慣。常常一出門,就看到廣場上,“塞”滿了跳廣場舞的隊伍。有時去健身房和體育館,瑜伽、羽毛球、籃球、氣排球等,每一個運動場,都有人們活躍的健康身影。這個小縣城的人們,在以一種健康積極的態度生活著。是的!大家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了,開始追求更加健康有趣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更高了。
這些年,我用短視頻推薦家鄉,一路走來,最不缺的就是鄉村美景。在杏子鋪鎮,我就非常驚訝于他的變化——“走溪口”文化墻、勝似西湖的水府廟水庫、村村通的瀝青路、美麗屋場建設、規范養殖的雞鴨豬場等,一切都那么有趣,一切都那么可愛。不僅僅是杏子鋪鎮,還有青樹坪鎮的米粉和淮山,石牛鄉的竹林,荷葉鎮、井字鎮的家國文化……我驚喜于人們不再是“逃離”山溝,鄉村跟著時代步伐在前進,所以大家都回來了,回到這滿眼綠水青山、滿是濃濃鄉愁的鄉村。
今年,我有幸被雙峰縣委宣傳部、縣委網信辦、縣文明辦聘為“文明雙峰”宣傳推廣大使。如今,在雙峰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和森紅”志愿者的身影,文明新風勁吹城鄉。我也慶幸自己能融入其中,成為講述“文明雙峰”故事的人。
這十年,是我所在的小縣城巨變的十年。我坐在自己家的陽臺,望著腳下的湄水河,近處的白玉橋,遠處的文塔,心里無比踏實。我相信,我的家鄉雙峰會越來越好!
原載《湖南日報》(2022年10月15日20版)
責編:戴戈
來源:雙峰縣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bm@ldsf.com.cn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大國征程 湖北探索
【央視快評】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祝全國少年兒童節日快樂
少年志|給孩子一份特別的六一禮物
中國星辰|一支“穿云箭”,如何帶“千軍萬馬”奔向星辰大海
【每日一習話·少年志】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
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指明教育強國建設方向
少年志|“大朋友”習近平的禮物
習近平主席復信的阿里法·沁是誰?
下載APP
分享到